被心脑血管疾病盯上的年轻人 切莫错过早期康复时机
心脑血管疾病在很多人印象里是老年病,但实际上,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患此病。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趋势明显,2019年,由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心脑血管病联盟牵头发布的《中国中青年心脑血管健康白皮书》显示,20岁-29岁患病/高风险人群占比已经达到15.3%,且患病/高风险的中青年人治疗状况并不理想,64.4%的人未接受过医学治疗。
日前,在2020第四届中国康复医学会综合学术年会上,广东省中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陈红霞以脑卒中偏瘫最常见、防治较为困难的并发症——脑卒中后肩痛,又称“偏瘫肩”在康复中应注意的问题为例,向大家介绍了脑卒中早期介入康复的重要性。
“偏瘫肩”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发生率为48%-84%。一般来说,患者早期不会疼痛,脑卒中发病两三个月后,疼痛感会很明显。因此,陈红霞表示,预防很重要,尽早干预病情才不会往严重的方向发展。
“卒中后的肩痛增加患者的痛苦,长期慢性的疼痛,易造成患者情绪抑郁焦虑;妨碍康复治疗,影响上肢运动功能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另外,还增加上肢(手)残疾的概率及程度。”陈红霞说。
陈红霞介绍,临床常见的“偏瘫肩”分类为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肩及肩周软组织损伤。偏瘫肩的解剖学原因包括韧带、肌腱、滑液囊、肌肉、关节、骨骼、神经源等方面。“中枢性疼痛、神经性疼痛的患者数量偏少,更多的患者疼痛是因为护理或者运动不当导致肌肉、肌腱、软组织的损伤”。
陈红霞表示,由于肩关节灵活,可以360度活动,不像膝关节或者是只有屈伸功能的关节那样关系牢固。因此,脑卒中以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患者由于肌力低下、张力不够或者痉挛容易导致关节半脱位,牵拉神经肌肉、肌腱,导致后期的疼痛。早期就要对患者的偏瘫侧上肢进行电刺激、Bobarth手法等治疗,矫正肩胛骨位置,恢复肩部原有的锁定机制;刺激肩关节周围肌肉,使之产生肌张力和主动收缩。在不损伤关节及其周围结构的前提下,保持肩关节无痛性全范围活动。对于已经发生了疼痛的患者,对偏瘫侧上肢进行牢固的支持后,再进行上述治疗。
“如果患者活动不当,非常不利于上肢功能的恢复。”陈红霞指出,良肢位的摆放非常重要。所谓的摆放是指患者卧、坐、站或行走时的摆放,而不是躺在床上的摆放。侧卧在床上时,偏瘫侧上肢应跟躯干呈90度;坐在床上时,腿部和躯干呈90度;坐在椅子上时,肘放在桌上,双手前伸,双脚平放于地面。患者站立或行走,需要肩托的支持时,要根据其功能障碍的情况选择肩托。选择的原则是兜得住偏瘫侧上肢,使关节对位,戴上肩托的肩膀浑圆程度与另一侧一致。已经痉挛的患者可能需要家属帮助或者借助一些支具来摆放。
“要全方位监控患者的卧、坐、站。我们自始至终都提醒患者注意上肢的位置。医护不可能每时每刻都看着患者,陪护、患者、家属也都要注意。如果做好防范,可能有一半以上的患者不会产生疼痛。”陈红霞说。
肩手综合征患者表现为肩手疼痛、感觉异常、血管功能障碍、水肿、出汗异常及营养障碍等。“肩手综合征是中风后上肢残疾的一个重要原因,基本上手握不住、伸不展。如果不进行干预,可能手就致残了,我们一定要在一期就及早控制住。”陈红霞说。
陈红霞介绍,肩手综合征一期,患者的手会突然水肿,且很快发生运动范围明显受限。水肿主要出现在手背,手的颜色呈橘红色或紫色,特别是手处于下垂体位时有微热及潮湿感。一期常持续3-6个月,若积极治疗,一般可改善状况,控制发展。未经治疗则有些人很快进入第二期,第二期肩痛、运动障碍、手的水肿减轻,血管运动性变化(如皮肤湿度增加和发红)。患手的皮肤和肌肉明显萎缩、手指呈爪型,X线可见骨质疏松,治疗困难。如果进入第三期,水肿和疼痛完全消失,未经治疗,手的活动能力将永久消失,造成永久性的后遗症,成为固定的特征性畸形手。
还有一种常见的“偏瘫肩”叫肩及肩周软组织损伤。陈红霞表示,经过肌骨超声对脑卒中患者上肢的筛查,发现1/3的患者在急性期就有肌肉、肌腱的损伤。她提醒患者要注意筛查,尽早治疗。
陈红霞送给患者们一份肩痛管理与康复策略:只要患者还有上肢的功能障碍,就要预防肩痛的发生。“肩痛的预防与管理方面要听从医生的宣教,保持正确的体位,进行物理治疗,必要时使用支具支撑。药物治疗、物理因子治疗、中医针刺、康复训练等都有效,实在没办法才实施外科手术。手术不是目的,还是要预防为主”。
陈红霞特别提醒,长期疼痛的患者大多会抑郁。如果估计患者的功能在两三个月恢复不了的时候,应该早期进行抗抑郁治疗,给患者服用药物或者进行心理辅导,这样对患者的情绪和治疗配合度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