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个药 一批医院不卖了(附名单)
又有一批药废标
12月8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更新一则消息:经专家评审会研究决定,同意100家企业提出的有关药品的废标(撤销挂网)申请,拟取消以上企业药品的中标(挂网)资格。
公示期为2020年12月8日至12月15日,共5个工作日。
赛柏蓝梳理后发现,共218个药品废标:包括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曲尼司特胶囊、利巴韦林颗粒、复方益肝灵片、消咳喘糖浆、刺五加注射液、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诺氟沙星胶囊、头孢拉定胶囊、注射用环磷腺苷、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注射用苯唑西林钠、熊去氧胆酸片、那格列奈片、曲克芦丁氯化钠注射液、胞磷胆碱钠葡萄糖注射液、注射用美洛西林钠等多个品种。
此次218个药品中,按照目录来源分,共有61个低价药,10个基础输液药品、13个急(抢)救药品,112个暂不招标药品;而按采购类别划分,共有129个非基本药物。
为什么忍痛废标?
事实上,从全国范围内来看,药企主动废标的消息屡见不鲜:福建、浙江、甘肃、四川等多个省份都有出现,这对企业的影响也不可小觑:申请废标意味着退出市场,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因为信用不佳而被纳入弃用名单,对后续产品的准入和市场开拓带来影响。
比如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指导意见》《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的操作规范》,意在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失信事项目录清单,并评估医药企业在本地招标采购市场的失信情况,这就从国家层面对药企的招采行为作出限制和规范。
从此次数据来看,218个药品中,共有61个为低价药,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药企废标的考量——中标价太低,也就是业界所称的“中标死”。
此前,曾有官员表示:很多短缺药因为价格过低出现“招标死”、“中标死”的现象,虽然药品招标价格并非坏事,出发点良好,但有时价格压得低,企业即使中标,长远来看生产多盈利不多,难以持续。
人民日报也发文称,在对江苏省的苏州和无锡、湖北省的武汉和宜昌、四川省的成都和德阳3省6市的100多家实体企业进行调查时发现,“最低价中标”成为企业集中诟病的问题。
专家表示:在药品招标季,大量企业撤标与成本上涨的同时中标价过低,企业利润被明显压缩密切相关。
此外,企业对价格的衡量,也间接造成了企业对这一市场的战略性放弃。因为宁夏的市场相对较小,在招标季联合价格联动的综合考量下,部分药企放弃价格洼地的市场,站在企业通盘考虑维护价格的角度看,放弃一部分市场,不得不作出丢车保帅的举措。
辅助用药废标
赛柏蓝发现,此次废标的品种中,也有一些是重点监控合理用药品种,或者各地辅助用药目录中的常客。
某种程度上,虽然辅助用药品种曾是占用医保资金多的,用药金额大的品种,随着政策的不断收紧,辅助用药等市场份额在缩减。有证券公司分析认为,在医保控费进一步趋严,结构性调整继续深化的背景下,全国版目录的公布及各地执行或将进一步挤压辅助用药的空间,其中免疫调节剂、神经营养剂、以及部分心脑血管类药物在各地目录中纳入较多。
中国合理用药的官方平台上也公布了某医院的合理用药品种数据,侧面印证出国家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出台影响深远。该医院3年内,神经内科辅助用药的销售金额的增长趋势趋缓,比如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单唾液酸注射液的销售金额由2017年的429.89万元降至2019年的256.48万元。
对不少药企来说,随着辅助用药成为严格管控的对象,调整产品布局就成了企业必需要考虑的问题,这也进一步带动了公司对一些品种的废标考量,
但总的来看, 现在的药企,已经从原来不惜一切代价低价中标,转变成现在拼命坚守价格底线。未来还会有多少药企多少品规会由于药品价格等因素主动废标,这个我们不得而知。
在一致性评价推进、地方医保目录清退、招采降价等政策下,行业洗牌加剧,企业需要梳理和精简产品线,积极向创新转型。同时,企业也必须要聚焦真正临床亟需的品种——一定程度上,只有具备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价格实惠合理等优势的药品才能占据更久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