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药品新增67个药品 平均降价61.71%!
12月3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经评审,7种目录外非独家药品直接调入,11种临床价值不高、可替代性强及近几年在国家招采平台采购量较小的原目录内药品被调出,117种药品被纳入谈判范围。
从谈判结果看,最终94种药品(目录外67种,目录内27种)谈判成功,总体成功率80.34%。目录外67种药品平均降价61.71%。
国家医疗保障局基金监管司司长黄华波表示,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的范围包括近5年新上市或说明书修改的药品、国家基本药物以及新冠肺炎治疗用药。新纳入药品精准补齐肿瘤、慢性病、抗感染、罕见病、妇女儿童等用药需求,共涉及21个临床组别,患者受益面广泛,群众用药的可及性和公平性进一步提高。
调整后,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2860种,其中西药1486种,中成药1374种。目录内中药饮片未作调整,仍为892种。新医保目录将于2022年1月1日执行。
“在调整中,国家医疗保障局始终坚持‘保基本’的功能定位,将基金可承受作为必须坚守的‘底线’,着力满足广大参保人基本用药需求。”黄华波如是说。
国谈新增药物基本为5年内上市
7种直接调入的目录外非独家药品均为注射液,覆盖肿瘤、神经、心血管、镇痛等领域。分别为:格隆溴铵注射液、布洛芬注射液、注射用盐酸苯达莫司汀、胞磷胆碱钠氯化钠注射液、胞磷胆碱钠葡萄糖注射液、硝酸异山梨酯氯化钠注射液、硝酸异山梨酯葡萄糖注射液。
格隆溴铵注射液为恒瑞医药首仿品种,于2020年10月获批上市。格隆溴铵是一种抗胆碱能药物。与阿托品相比,格隆溴铵具有对心脏影响更小,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等优点。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2017年发布的《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中明确指出:“给予新斯的明时首选格隆溴铵。”
目前,国内已有格隆溴铵片及格隆溴铵吸入粉雾剂胶囊获批上市。在注射液领域,除恒瑞外,另有江苏海岸、成都苑东、广东嘉博提交ANDA申请,目前未见获批信息。
记者了解到,布洛芬注射液的研发布局十分火热,从2010年开始有企业申报临床,有过申报记录的有73家。目前,有4家企业的仿制药获批上市,分别为成都苑东、吉林四环、杭州民生、成都倍特。
注射用盐酸苯达莫司汀是抗肿瘤领域的重磅产品。目前,已经获批仿制药的企业为正大天晴和先声东元制药。丁香园Insight数据库显示,目前国内仍然共有14家企业在研发注射用盐酸苯达莫司汀。
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刘国恩给出的数据显示,医保新增谈判产品的67个产品中,66个为5年内上市产品,只有1个不是5年内上市产品。很多都是当年上市当年入保。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指出,2021年医保目录新增的药品中,肿瘤用药达18种, 覆盖了肺癌、淋巴瘤、乳腺癌、肝癌、胃癌、骨髓瘤、前列腺癌和神经内分泌瘤等领域。以国产新药伏美替尼为例,该药于2021年3月被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属于三代EGFR TKI。在中国肺腺癌患者中,大约有50%存在EGFR基因敏感突变,患者在接受一代EGFR TKI治疗后大约50%~60%会出现EGFR T790M突变,对于EGFR T790M突变的患者,三代EGFR TKI是治疗首选。目前国内上市的三代EGFR TKI包括奥希替尼、阿美替尼、伏美替尼,其中奥希替尼和阿美替尼都已经进入医保目录,伏美替尼此次进入医保目录让肺癌患者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对于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负担有很大帮助。
此外,本次调整也纳入了一些新型靶向药物,比如维迪西妥单抗。维迪西妥单抗是我国第一个原创的HER2抗体偶联药物,在胃癌、乳腺癌等肿瘤中都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尽管该药疗效确定,但昂贵的价格让很多患者望尘莫及。这次维迪西妥单抗顺利降价进入医保,惠及了更多的肿瘤患者。阿贝西利、达雷妥尤单抗、维迪西妥单抗进入医保目录之后,填补了保障空白,在将乳腺癌、胃癌、骨髓瘤的药品保障提高到国际主流用药水平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患者负担。
部分纳入医保报销目录适应证扩展也备受关注。以PARP抑制剂为例,今年4款PARP抑制剂参与医保谈判,其中,PARP抑制剂国产创新药尼拉帕利,在协议期内再次谈判成功。
4年累计新增507个药品
国家医疗保障局医疗保障事业管理中心副主任隆学文介绍,本次医保目录调整共分为5个阶段:准备阶段、申报阶段、专家审评阶段、谈判阶段、公布结果。申报阶段共收到企业申报信息501条,涉及药品474个。经审核、公示、复核,最终273个药品通过了形式审查,其中目录外药品174个。
自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已经连续4年开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累计将507个药品新增进入全国医保支付范围,同时将一批“神药”“僵尸药”调出目录,引领药品使用端发生深刻变化。此外,连续开展6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3%。
“有人认为谈判就是杀价。”北京市医保中心主任郑杰解释说,谈判并不是为了杀价,而是通过基金测算,以科学手段评价药品的真正临床价值,为老百姓找到一个合理的价格。
“前段时间有一个120万元的产品申报医保谈判,最终没有进入谈判流程。未来,我们的目标仍然是‘保基本’,谈判品种年治疗医保支付费用不能超过30万元,让医保基金发挥最大的效用,当然我们也会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郑杰指出,医保发展到今年已经不是一个药品进入目录这么简单的事情,要通过动态手段监测整个市场变化,让更多优质的药物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目录。
中国药学会发布的《中国医保药品管理改革进展与成效蓝皮书》显示,自2018年以来,医保药品在医疗机构药品使用占比上逐年上升,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临床用药合理性得到改善。常用药价格水平明显下降,重大疾病和特殊人群用药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创新药进入医保速度加快,周期大幅缩短,患者可及性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