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发布DRG/DIP改革方案,影响大批械企
在新的医保支付方式中,医用耗材、药品等从利润项变为成本项,耗材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将得到极大改善。高性价比也将成为耗材、设备采购的重要指标。对企业而言,创新产品将比以往更需关注其真实临床价值,不可替代性依然是重要竞争力。
医保支付改革加速
近期,陕西、福建、安徽、辽宁、内蒙古等多省密集发布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落地动作。
根据去年11月国家医保局发布的整体行动计划,从2022到2024年,要全面完成DRG/DIP付费方式改革任务,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到2024年底,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全部开展DRG/DIP付费方式改革工作,先期启动试点地区不断巩固改革成果;到2025年底,DRG/DIP支付方式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基本实现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
在整体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各省也根据实际情况,细化了部分改革措施。部分地区改革的步调比较紧凑,时间计划上快于国家医保局的基础要求。
例如,安徽省计划,2022年底,全省17个统筹地区全面开展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实现统筹地区全覆盖;2023年底,所有统筹地区基本实现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
其中,已开展DRG/DIP支付方式改革的14个统筹地区要总结改革经验,完善实施方案,推进实际付费稳定可持续。要推进新增地区支付方式改革。亳州市、池州市以及省直医保在2022年开展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工作。2022年底前启动模拟付费;2023年6月底前实现实际付费。
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在国家DRG试点城市乌海市、DIP试点城市呼伦贝尔市、赤峰市、鄂尔多斯市实现实际付费的基础上,2022年其他11个统筹区全部实施DIP支付方式改革,实现统筹地区全覆盖。统筹地区启动DRG/DIP付费改革工作后,按两年安排实现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全面覆盖,2022年覆盖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2023年覆盖全部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
此外,各省市也纷纷在医疗保障“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上海市医疗保障“十四五”规划》中指出,增强医保支付对医药服务的导向作用,引导医疗机构主动控制成本,严控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在医保总额预算框架下,推动形成“四位一体”(DRG、DIP、床日、人头)的多元复合医保支付方式格局。
《四川省“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指出,推进DRG付费、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DIP付费改革,并对中医药医疗机构的调整系数进行倾斜支持。
控费后,械企如何应对?
所谓DRG付费,就是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是按照疾病诊断、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等因素,把病人分入临床病症与资源消耗相似的诊断相关组。在此基础上,医保按照相应的付费标准进行支付。DRG付费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目前有40多个国家将其应用于医保定价或基金预算,是世界公认的较为先进和科学的支付方式之一。
DIP付费则是按病种分值付费,在总额预算机制下,根据年度医保支付总额、医保支付比例及各医疗机构病例的总分值计算点值,形成支付标准,对医疗机构每一病例实现标准化支付。
2019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先后启动了30个城市的DRG付费国家试点和71个城市的DIP付费国家试点。2021年12月,国家医保局确定了一批DRG/DIP示范点城市,共有32个地区纳入名单。
作为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正式由局部试点向全国铺开的开端之年,2022年改革带来的影响也将加速显现。
DRG/DIP付费方式的推行相当于给医院预设了成本天花板,精细化管理将成为医院建设的重要一环,而下游的医械企业也将面临行业发展的转变。
当前,集中带量采购工作仍在持续推进,大批临床用量大、患者和医保负担重的高值耗材正逐步降价。对比之下,质优价廉的产品将会更受医院的青睐。
与此同时,医疗行业的国产替代正持续升温,在DRG/DIP改革中,国产器械的高性价比优势将更加明显。如果能够在核心技术、生产工艺等关键领域进一步突破,国产品牌在这一轮的改革中也许能走得更远。
当然无论进口还是国产,未来,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可替代性强而价格又比较高的产品,将处于明显劣势,逐步被筛选出来。而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创新产品、技术成熟且价格合理的产品,其优势地位也将更加凸显。
显然,新的医保支付方式对医械、耗材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行业环境中,企业势能将更多的向医患真实的临床需求倾斜。而对于创新产品的布局,也应充分考量新产品对现有治疗手段的替代价值,如何进一步提升患者生命质量,使医疗过程更加安全、高效,也是需要思考的重要命题。
此外,医疗需求尚未得到满足的空白领域,以及尚未实现进口替代、关键技术还未突破的产品领域,仍是创新的重要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