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未完成议价、验收 这些药品被关闭采购!
2月15日,上海连发多个挂网采购通知,包括自费药、限药店药品等,同时关闭部分药品采购。其中,根据《关于全面实施药品挂网公开议价采购的通知》及《关于进一步完善全面实施药品挂网公开议价采购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依医疗机构申请的药品自公布执行之日起180天内,提交申请的医疗机构需完成议价采购并确认验收,未完成的药品将无法在阳光平台继续采购。从去年至今,上海已有18个药品由于医疗机构未完成议价和验收被关闭采购。
定期关闭机制清退挂网药品
据了解,上海要求的“全面挂网公开议价”药品由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与药品生产企业直接议价成交,以“推送信息,绿线参考,黄线提醒,红线拦截”方式实施询价议价。
2月15日,上海发布通知,关闭了4个药品的采购。去年2月初,上海药事所发布通知,关闭了13个药品的采购,涉及恒瑞的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正大天晴的多西他赛注射液等药品。去年3月,关闭了武汉诺安的糠酸莫米松乳膏的采购。
上海关闭药品信息表(2022年2月)
上海关闭药品信息表(2021年2月)
上海关闭药品信息表(2021年3月)
苯磺顺阿曲库铵是一种神经肌肉阻滞剂。米内网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顺阿曲库铵的销售额接近28亿元,2020年因疫情影响,销售额有所下滑。从企业竞争情况来看,目前该品种由恒瑞领军,2020年市场份额高达72%。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已入选第五批国采,最终由恒瑞、南京健友、杭州澳亚3家国内药企中标。多西他赛为紫杉类药物,2020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市场规模超过35亿元。第五批国采中,20mg的多西他赛注射剂(最高有效申报价860元/支),恒瑞、正大天晴、扬子江、齐鲁、汇宇、奥赛康7家企业的产品降幅均达90%以上。
同时,上海也定期对一年内没有采购量的药品予以关闭采购状态,并择期做失效处理。去年4月底,上海关闭无采购记录药品(医保药品),多达2051个,涉及阿斯利康、BMS、赛诺菲、豪森、科伦等知名企业。同月,上海关闭了无采购记录药品(自费药品),包括740个药品。
除上海外,目前,各省已纷纷建立了撤网机制,尤其对没有采购记录的药品进行了大规模处理。2月14日,江苏就发布了一则通知,3月1日将撤销58个药品的挂网资格。而各地也纷纷对出现质量问题、停产、注销、超过1年无销售的挂网药品,予以暂停或撤销挂网,少则几十个,多则万余个。
在业界看来,半年或1年以上无交易记录意味着长期没有医院进行采购,相关药品将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这两年,各地都在梳理没有实际采购行为的挂网药品,未来各省也将继续加快这项工作的推行,届时会有更多药品面临清退。
限药店销售 19个药品挂网
同日,上海也公布了2022年第一批限药店药品挂网采购的通知,共有19个药品在列。药品信息将向定点药店推送,2022年2月17日生效。
上海2022年第一批限药店药品挂网信息明细表
限药店药品主要指属于上海市医保目录范围且企业自愿申请只限于定点药店销售的药品。据了解,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申报挂网:本企业已有同品种药品在定点医疗机构挂网议价的;同通用名同规格药品已有企业在定点医疗机构挂网议价的;确认只在定点药店销售的药品(同品种在本市定点医疗机构无企业挂网议价的),由一家连锁定点药店或三家单体定点药店提出采购申请。
值得关注的是,定点药店销售的属于《上海市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内的药品须上传零售价格信息。上海市药事所通过阳光平台向定点药店推送药品基本信息,结合定点药店医保服务协议的相关约定,参考定点医疗机构采购同企业同品规或同通用名药品价格等信息,建立价格“红黄线”监测预警机制。
黄线包括:前次上传价格;同通用名药品(原研药品或参比制剂除外)在定点医疗机构最高采购价按差价率折算后的零售价。红线包括:该药品定点医疗机构最高采购价按差价率折算后的零售价;本企业同品种(原研药品或参比制剂除外)药品定点医疗机构最高采购价按差价率折算后的零售价。价格高于黄线的,系统自动提醒,高于红线的,系统自动拦截。
此外,上海市药事所将定期关闭一年内未上传零售价格药品的采购状态并做医药机构失效处理。两年内未上传零售价格且医药机构无医保结算的药品将做基础信息失效处理。
不容忽视的是,随着一些地区将零售药店纳入集中采购,药品的价格监管也覆盖到药店。
去年12月,河南省医保局决定,将符合条件的部分医保定点零售连锁药店作为试点,纳入河南省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范围。待试点成功后,将逐步把河南所有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纳入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范围。据了解,首批进入这些药店开卖的集采药物有83个品种,还包含抗癌药。未来,随着越来越多地区将药店纳入集采,院内、院外药品价格差异将快速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