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药品集采的3个洞察:原研、挂网与集采、独家品种
11月10日,江苏正式公布该省第三批药品带量采购公告,确定从已经挂网且未过评药品中筛选出43个药品进行集中带量采购。
江苏第三批集采范围包括原研药吗?
这里说一下征求稿没明确,此次明确的纳入品种目录情况。
首先,要定义一下此次纳入43个的药品,按公告原文,指的是“未通过(含视同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药品”。
注意,此处并未说仿制药,如果不考虑医药专业背景,而严格从文字逻辑语义理解的话,指的是除了未过评(含视同)之外的同通用名药品,当然包括未过评的仿制药、以及原研药品。
特别声明的一点,我们不是咬文嚼字,也不是在抬杠。而是从公告中嗅出一些难以琢磨的味道。这个字面意思不是一个好的表达。
类似的,曾出现在另一个大省的采购方案中,人家也曾在回复企业的说明中表明包含原研药品。因此,江苏这个纳入范围问题,企业应再次向官方咨询,以明确集采范围。
带量采购和挂网两种模式已经出现相互渗透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集采的品种范围,还有一个前提是“已挂网”,这个限制条件可能将带来两个市场问题:
一是,未挂网的品种无法参加此次集采,当然如果新获批的药品一般都是新3/4类化学药品,视同过评,不在此列。但某些想借此通过集采进入江苏市场的“光脚”未过评企业就断了这条路。
可以说,这次集采是对本省已经在用的存量品种进行存量管理,之所用用这个词,是想说明不仅仅价格将会下降,也说明了该省用药范围已经够多了,没必要再引入未过评的其他品种进来。这是“需求侧管理”。
二是,挂网产品进入集采,这本身就值得思考,这说明这原本两种不同的采购模式开始过渡和融合。
集采进入第四年,国家进行了七批八轮共纳入295个品种,地方层面各种省级、省际联盟N轮覆盖,也已超过3000个品规。
不论是从一个省的范围来观察,还是某家医疗机构的用药结构来看,常用药基本囊括,而且,一些崛起的“老药新作”品种也一一被列名。而下一波,估计是竞争激烈的同靶点的“创新药”将纳入考虑。
第七批药品国采,通过“一供一备”制,让备选品种可在当地挂网,此举拉开了集采品种向挂网板块“融入”的开端;而与之相反的是,各地集采则是将挂网品种不断置换为带量采购。
可见,两种采购模式不断交融,最终,各省地市用药、医疗机构用药大部分常用药都将通过带量采购方式完成定价、医院准入、采购、使用和支付。
独家品种进入带量采购的再次思考:集采无禁区
江苏此次集采品种,很多都是销量不小的品种,特别是一些独家品种被纳入,值得企业认真思考“集采无禁区”的真正含义。
虽然在地方层面,独家品种被纳入集采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大规模的化学药品独家品种(含剂型独家)还是首次,这说明了一些品种看似处于“避风港”的状态也是暂时的。
从广东联盟到湖北19省中成药联盟,再到此次江苏第三批集采,各地集采规则设定手法越来越娴熟。
国家集采层面解决过评+达到充分竞争条件品种的仿制药替代问题,而地方层面则专注价格贵、采购金额高的未过评品种,此处,......嗯,这里可以酌情省略“达到充分竞争”几个字,因为经过几年各种省级、省际联盟的交叉覆盖,“达到充分竞争状态”的大品种基本上都已经覆盖完成,价格也至少下降60%-80%。
而一些销量不小的独家品种也相继被纳入集采的范围,先是中成药,进而化学药。
按招标的规律来看,独家一般是靠谈判或议价形成双方认可的价格。但集采是量价挂钩,价格背后是要带量的,而对于独家品种来说,这个“量”不就是之前自己在市场辛勤耕耘培育出来的量吗?自己的还是自己的,但价格要被限制,量也在缩水,一句话:量价齐跌。
那么,这类品种如何管理自己的价格和可能出现的集采风险?这需要进行提前规划,明确目标,找到路径和方法。
最后,注意一下报价和解密时间
资质材料和全国最低价申报:2022年11月11日9:00—11月14日17:00。模拟报价和解密时间:2022年11月24日(星期四)09:00-10:30 模拟报价;10:35-11:05 模拟解密。
正式报价和解密时间:2022年11月25日(星期五)
09:00-10:30 正式报价;
10:35-11:05 正式解密。
15:30-16:10 价格纠偏报价;
16:15-16:45 价格纠偏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