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执行超预期,推动第二批带量采购启动?!
第一批带量采购已经过去了两个月,据了解,成都完成了42%的采购量,福建完成了近60%的采购量;而第一批的执行和评估效果,会直接影响第二批的具体启动。从目前看来,第一批超预期的执行效果,可能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第二批的到来。
▍福建省医保局:两个月完成60%采购量
近日,福建省医疗保障局官方账号发布消息,公布了4+7药品集中采购在厦门试行两个月的具体效果。
消息显示,截至5月15日,25个中选品种采购数量1267万(片/支),已完成本地区协议采购量的59%,协议采购量完成情况良好。
此前,厦门市曾发布文件表示,本次4+7中选结果,于2019年3月15日在“福建省药械联合限价阳光采购平台”挂网执行。
这意味着,3月15日,4+7中选品种开始进医院,而此次数据截至到5月15日——仅仅过去了两个月,厦门市就完成了60%的用量。
与此同时,福建医保局也给出了其他运行的数据:
保回款上:流程进一步简化,3月、4月两个月份中选药品货款已全部结清,回款周期平均为28天。
保供应上:配送企业平均库存可满足146天的临床需求,均能在12小时内响应订单,24小时内将中选药品配送到医疗机构。
保质量上:省市药监部门对中选药品进行质量检查未发现质量不合格药情况,25个中选药品均未发现不良反应异常风险信号。
▍4+7带量采购,执行效果较好
实际上,从目前反馈的消息来看,带量采购传来的基本都是好消息。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介绍药品集中采购的实施情况:截至4月14日24点,25个中选品种在11个试点地区采购总量达到了4.38亿片支——4+7已经完成了约定采购总量的27.31%,这个数字超出了预期。
此外,据行业媒体医药云端工作室消息,成都也发布了相关的实施进程:截至5月26日24点,医疗机构累计发送中标药品订单1997笔,采购总数量5240.85万(片/粒/支),采购金额6557.65万元, 占本市总标的量的42.11%。
此前,成都市人民政府发布消息,4+7带量采购自3月25日起正式施行,也就是,成都用了两个月时间,完成了42.1%的采购量。
一直以来,外界担忧的4+7的执行问题是如何保证约定的采购量。据了解,此前上海的第三批试点情况来看,开展了两个多月,已经有两个品种基本完成了全年的采购量,正常是6个月用完。
由此可见,各地上报4+7采购量时,还是相对保守和审慎的,如果第二批带量采购在不久后推开,从品种到采购量,都有足够大的扩容空间。
▍执行效果超预期,或推动第二批开始
事实上,第一批的执行和评估效果,会直接影响第二批的具体启动。从目前看来,第一批超预期的执行效果,可能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第二批的到来。
兴业证券也在一篇研报中得出结论:从2019年3月份开始,4+7城市已经先后实施了带量采购,到今年年底,首批品种运行将满3个季度,这段时间应该能够为相关医保部门积累相当的经验,为下一轮带量采购打下基础。
加上此前,重庆的报量程序已经启动,也许第二批带量采购真的会在不久后,再次搅动医药市场。
但曾有行业专家表示,因为4+7只有25个品种,量比较小,对医院来说负担不大,所以最后的结果执行得一定会很好。但需要考虑的是,全部推广之后,以4+7的降价幅度来看,医院的现金流一定会减少,这会影响医院的经营。
从品种本身的量来说,上海经验显示,剩余70%市场不会按照原来的模式销售,原有品种完成全年采购量仍然会继续使用(越来越多的医院停止采购原研药)。目前虽然只有30%的市场,但中标品种会逐渐扩大规模,在此前上海试点的执行过程中,绝大部分医院均使用中标品种,非中标品种用量很小。
如果第二批带量采购在不久后启动,各品种的市场格局,也将再一次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