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销售!这些药企广招医药代表
从一致性评价,再到4+7,这是个行业不断洗牌和提升的过程,未来药企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是做创新药还是仿制药?而作为个体的医药代表,要在其中找准机会——也许药代的避风港,就在这个领域……
▍行业集中度提升,未来药企要明确定位
6月6日,赛柏蓝受邀参加2019年国家药监局“走基层”宣传报道活动。
在先声药业的座谈会上,先声药业总裁冯洪刚回答赛柏蓝提问时表示:从2015年的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到一致性评价、再到4+7,一系列改革给我们制药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这将是制药行业不断提升和不断洗牌的过程。
冯洪刚指出:我们现在有4000多家药企,将来数量会大幅度下降。
情况也确实如此,从2017年中国医药企业收入与数量分布情况来看:收入5亿元以下的药企数量占比高达81.58%,而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药企,数量仅仅占比0.29%。
对比美国,前20家最大的仿制药提供者,供应了美国95%的市场份额,集中度很高。
中国仿制药的规模仍在增长,但降价和研发成本的提升将双重夹击小企业。
对此,冯洪刚表示:未来中国的企业将分成两类,一类是以创新药为主,一类是以仿制药为主,两种企业的理念不一样、思维模式和商业模式不一样,投入的风险成本和收益都不一样。
“如果你定位是创新药药企,以研发为主,未来的定位是创新药,就必须聚集一群高素质科研人才,舍得投入较大研发资金去进行新药研发。也许投资了10个创新药项目,只能成功1个,但一旦成功会把前面9个失败项目的成本都收回来。”比如先声药业,未来定位是走创新药企的路线。
如果定位仿制药企,未来想在仿制药市场竞争,那就必须具备和掌握原料生产、低成本制造、一致性评价等能力,同时获得较大数量的生产批件,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国家4+7招标中立于不败之地。如果企业拥有仿制药品种太少,无原料药的生产能力,成本方面无竞争力,可能就会在4+7国家带量采购制度下无法生存。
此外,中泰证券曾在研报中表示了类似的看法:在4+7和一致性评价的背景下,仿制药的“高毛利”时代结束,没有技术壁垒的普通仿制药将逐步回归制造业利润水平,而创新药将迎来快速发展期,首仿、难仿、改良型新药以及能够在技术上有所突破的仿制药将在市场上有更强的竞争力,产品线强,具备持续创新能力、有能力做增量的公司会被资本市场看好。
▍生物药,或成医药代表的避风港
如果说从中观上讲,未来药企要找准行业定位,那么微观上,作为个体的医药代表的命运也同样值得关注。
因为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必然会带来销售团队的重组和变化:日后仿制药的薄利多销会成为常态,此时,配备大量医药代表对仿制药进行精细推广的模式就会发生改变。
生物药或是医药代表的避风港,据招聘网站猎聘网数据,在职位增长方面,2019年1季度,生物制药的增长幅度位列前五,增长率约为33%。
今日,业内有传闻:恒瑞大区设立的PD-1首处方破冰奖就有9万。从宏观来看,曾有公告显示,由于政府政策利好,新生物制剂治疗获得批准以及研发投资增加,中国生物制剂市场在过去几年经历了快速增长,增长率超越全球生物制剂市场,预计于2022年前增加至人民币4785亿元,在此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7%。
由此可见,生物药市场在不断的扩大和发展,因此,对销售团队的需求也会更加旺盛。
本次,媒体团走访了生物医药公司信达生物和迈博药业。
公开资料显示,信达生物主要开发、生产和销售用于治疗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目前已建成一条包括20个在研新药品种的产品链,覆盖肿瘤、眼底病、自身免疫疾病、代谢疾病等四大疾病领域。
据了解,信达生物有14个品种进入临床试验,4个品种在临床III期研究,2个单抗产品的上市申请被国家药监局受理并被纳入优先审评,1个产品(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商品名:达伯舒®)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获批的第一个适应症是复发/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信达生物的2018年年报显示,其销售、市场推广及业务发展开支由2017年的人民币830万元增加到人民币1.36亿元,主要由于大幅扩充销售及市场推广能力及活动,以准备于2019年将达伯舒商业化。
信达生物对此表示,2019年3月9日,其正式开启了达伯舒的市场推广及销售,此进展意味着信达正式踏入药物的商业化阶段。
由此可见,随着其更多生物药的上市,为了进行产品的商业化,企业会不断开展销售、市场推广业务,这对广大医药代表就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更明确的信号来自迈博药业。
据了解,迈博药业以研发和生产治疗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单克隆抗体药物为主业,于今年五月在香港上市。
迈博药业的执行董事兼副总裁李晶在回答赛柏蓝的提问时表示:公司的英夫利昔单抗和奥马珠单抗预计在今年年底和明年一季度报产。因此,销售团队正在建立之中,两个产品各自有不同的团队,每个团队大概是两百人到三百人。
很多药企都在裁撤销售团队的同时,生物药企为其新产品的商业化不断扩大销售队伍,这对很多医药代表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薪酬方面,生物医药公司对员工一直很大方:据Fierce pharma 报道,近几年的薪资调查结果显示,生物技术公司的医药代表,其薪资已经逐渐超过那些大型制药公司的销售人员。
未来,仿制药企会不断洗牌和淘汰,这会带来医药代表的更迭和变化,此时选好风口,对药代来说十分重要。